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科大烽火
据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USNI News)11月1日的消息,关于美国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攻击核潜艇在南海海域发生碰撞受伤事件的原因,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核潜艇撞上的是南海海底的一个未知的海底山脉。
在10月2日,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潜航时与不明水下物体发生了碰撞事故后,随后该潜艇罕见地浮出水面,并以水面航行的状态返回了关岛基地。五角大楼一直对事故原因闭口不提,并且对该艇的受损状态也高度保密,甚至禁止无关人员接近该潜艇,接近潜艇的人员也被禁止携带手机。至今也没有该潜艇受伤部位的照片,这引起外界广泛猜测与担忧。
美军调查结论,确定康涅狄格号在行驶期间触礁,撞上一座地图上未标示的海底山脉。一开始有很多推测该艇是撞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巨大锚链,或者是深海养殖网箱。
我国卫星遥感智库机构“遥感智库”利用最新开源卫星影像,采取目标识别、影像分析、信息提取、量化对比等技术手段,对“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状态进行判断,发现该艇从艇艏到艇尾都有损伤。
从卫星照片判断,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的艇艏导流罩严重破损,艇艏消音瓦和黑色涂漆损坏脱落,艇身前端结构有所缺失,泵喷推进器也有损伤。说明这艘潜艇从前到后都有损伤部位。
碰撞的部位疑似是艇艏、水线以下的艇底和尾部推进器。很可能是在潜航过程中撞击到了硬度稍低、高差较大且有一定面积的不明物体,使核潜艇底部从前至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毁伤。海狼级核潜艇这么大面积受损,那应该是撞上了一个大家伙。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在潜航时擦碰了一个海底山。
有人说美国海军那么厉害,为何连水下山脉都不掌握?
这是很可能的。因为潜艇在秘密潜航时是不开避碰声呐的,万象城网站,完全依靠海图闭眼睛航行。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不可能依靠目力去观察周边情况。在水下时,声呐就是潜艇的眼睛,但在进行战斗潜航时,潜艇是不能开着声呐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被敌方监听到。因此潜艇的潜航完全依赖海图,依靠惯性导航定位系统,在海图上详细标明着海底的地形高度,以及安全的水下航道,各类障碍物的分布也是一清二楚,潜艇只需要确保在海图上处于“正确”的航路,即可保证水下航行的安全。
因此正确而又完善的海图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保障潜艇的水下作战,各强国海军都会不遗余力地派遣先进测量船探测搜集相关作战海区的水下信息,建立完善的海底地图和海洋参数数据库。在这些地图的帮助下,潜艇虽然无法直接看到外面的情况,但也敢在漆黑的水下大胆航行。美军核潜艇这次在南海的水下碰撞,很可能就是使用了“过期”地图的缘故。
根据事发时的卫星图判断,“海狼”级核潜艇在10月3日在我国西沙群岛的东南约48.7海里以上浮状态航行,由此向前推测航迹,推测美军核潜艇发生事故的位置极有可能在海南岛东部与西沙群岛东部之间的海域。
西沙东部海域,是我国高度监控和警戒的最重要海域,这片海域是我国战略核潜艇的带弹值班海域,也就是俗称的“堡垒海区”。“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的原本设计,就是凭借优异的低噪音隐身性能,悄无声息地突入苏联高纬度海上堡垒区,追踪并锁定苏联战略核潜艇。
美国的侦察舰船经常闯入西沙海域侦察,监听和测绘水下地形图,完善海洋环境参数,就是力图掌握西沙东部海区的详细海洋信息,以便为水下的潜艇战做好准备。
因此,这里存在着激烈的水下斗争。中方历年来也在外海强力反制美军的侦察测绘,例如前几年百艘渔船围攻美国“无暇”号音响测量船。
所以,美军对西沙南沙海域的掌握,肯定是不全面的,一定有缺失的区域。这就造成核潜艇在这些海域秘密潜航时,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